最新目录

“虚拟”的视界“现实”的世界 ——VR技术对(5)

来源:电影艺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0 引言回首媒体发展的历史,它的每一次跨越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无论是从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从大屏幕到小屏幕、从2D 电影到3D 电影、直到

0 引言回首媒体发展的历史,它的每一次跨越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无论是从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从大屏幕到小屏幕、从2D 电影到3D 电影、直到当下VR 技术进军影视行业,可见科技进步是影视艺术发展的重要推手和助力,未来VR 电影、电视、网络直播等的发展一定会打破传统影视的空间维度:未来的影视频首先将会具有全景立体空间影像和环绕音响;其次还将具有触觉感知、运动感知、嗅觉感知、听觉感知等多种感知的浸入式体验;最终观众的肢体运动将可以与电影场景形成人景互动,并使观众参与到剧情的交互发展中去。与当下视听技术中强调的特效、爆炸等感官刺激相比,未来VR 电影最大的卖点将是具有代入性和可玩性,观众甚至可以参与自创电影版本进而拥有属于自己的电影,这将是对影视频视听语言、影视美学的一次全面革新,更将是对影视经济的一次重大推动。1 VR技术的出现及发展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又称作灵境、幻真技术或人工环境,通过利用计算设备模拟产生三维虚拟世界,为使用者提供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能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可以在三维空间内不受限制地去感受事物,带来效果逼真和强烈的“沉浸感”与“临场感”[1]。虚拟现实技术与影视行业的结合,让原本就是人们有意识创造的虚幻现实的影视艺术,在插上了高新科技的翅膀之后,能够更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现实生活中无法亲历和满足的丰富想象和幻想,以及逼真的视、听、嗅、触等感官感受 VR技术的出现VR 技术的研究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涉及到多项学科领域,应用前景广泛,发展潜力巨大,未来可能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由于VR 有限的应用范围和昂贵的资金投入,致使它一直保持着缓慢发展的趋势,直到2014 年美国著名的社交网络服务平台Facebook 高价收购了一家Oculus 技术公司,并大手笔的投入20 亿美元,这直接把VR 技术推向了全球行业关注的焦点。此后,世界各大商业巨头公司纷纷把目光投向VR 行业。美国英特尔公司投资6200 万美元成立了自己的虚拟现实公司Avegant;而微软也从Osterhout Design Group 公司购入了价值1.5 亿美元的头戴设备及其相关技术的知识产权,用于制作自己的VR 眼镜;谷歌、高通等则通过向Magic Leapfl 公司注资5.42 亿美元来代替自己开发VR产品;Twitter 亦以1.5 亿美元收购了VR 视觉开发商Magic Pony,以此来布局自己的VR 事业。紧随国外资本的火热投入,VR 浪潮亦迅速席卷了中国,三大互联网巨头BAT 也加快了关于VR软、硬件的开发。百度通过旗下的爱奇艺视频的流媒体视频服务,开始在技术、大数据、资金、流量等各方面全力支持VR 内容的创作,以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中文VR 服务商;阿里巴巴亦成立了VR 实验室——GM Lab,以全面推动VR 硬件设备的孵化和内容生产,并将致力于为4 亿淘宝用户构建全新的VR 购物体验,该公司更是在去年推出了可以使用廉价谷歌眼镜Cardboard 进行体验的VR 购物中心——Buy,戴着VR 眼镜购物替代移动设备APP 购物将并不遥远;最后发力的腾讯则在2017年上半年正式宣布开发基于PC 的VR 系统和移动端的VR 头显硬件设备,PC 版的VR 与Facebook 的Oculus Rift 相似,移动版的VR 与三星Gear VR 和谷歌的新设备Daydream 类似;而互联网新贵今日头条,亦于2018 年收购了一家专注于VR 视频采集、编码、拼接及传输软硬件解决方案的公司——维境视讯,新的互联网流量王也正在为VR 技术在短视频、直播领域积极备战。相关互联网企业的战略布局和技术研究催生了系列并购、加大了行业投资,VR 产业化浪潮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 VR设备的发展随着资本的大举介入,VR 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VR 设备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因特网和智能手机飞速发展的今天,微型芯片、显示设备、体感设备等多种硬件设备价格快速下滑,进而拉低了VR 终端的价格,VR 设备的整体性能得到极大提升,使其逐步进入大众电子消费领域。目前市场上流行的VR 设备主要是将现实世界中的真实场景映射到虚拟影视作品中去,它主要包含了各种全景摄像机、体感控制器、位置跟踪器、手柄等,其发展方向主要分为两大类——输入设备和输出设 VR 输入设备VR 的输入设备主要是把真实世界的数据映射到虚拟世界当中去,这类输入设备主要包括各种全景摄像机、体感控制器、手柄等[2]。曾经的电信设备制造商诺基亚在抛售了手机业务后也进入了虚拟现实视频设备生产领域,推出了专业级的虚拟现实摄像机OZO,该设备搭载了八个2K×2K 的高清摄像头,每个镜头的视角达到了195°,从而可以保证录制到所有的画面。OZO 还搭配了八个麦克风,用来收录不同位置的声音,让听众真正享受360°全角度立体声。GoPro 公司生产的Omni 是一部由6 台GoPro Hero4 相机组成的VR 摄影套装,通过内建的系统可以把6 台相机拍摄的视频合成在一起,从而直接输出VR 视频影像,这大大节约了后期成本;谷歌研发的Google Jump 和Spherical 2 也可以拍摄360°的三维视频和360°“无死角”的球面视频;而国内的小米和Insta 360 也发布了各自的360°全景相机,看到科技更是与富士康合作推出了全球首个8K VR 直播系统。另外为了打造更真实的沉浸感,Nokia、CoreSound、3Dio 等公司还陆续推出了关于VR 音频的全角度解决方 VR 输出设备市场上的VR 输出设备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VR 头盔必须连接电脑,代表产品是Oculus rift,该产品的沉浸体验较好,但是不方便移动;第二种VR 一体机,将主机微型化直接放入眼镜中,这样就无需通过手机或其他设备来实现虚拟效果,目前国内的大朋M2 就是VR 一体机;第三种VFR眼镜,这类产品的成本低廉、易于携带,然而沉浸感较差,其代表产品有谷歌的Cardboard 和三星的Gear VR 等。在交互性的表现上,三星研发的虚拟现实眼镜Gear VR,可以隔空识别用户的手势操作,极大的增强了用户参与互动的方便性和快捷性。输入和输出设备的发展使得VR 电影改变了传统电影的物理空间属性,从2D、3D 电影的难以摆脱的屏幕束缚到真实的物理空间,VR 技术创新了电影新影像空间。观众从VR 电影中获得的真实感,除了不断优化升级的输入、输出设备支持以外,主要还要依赖于观众从生理和心理上对VR 技术模拟的真实环境的接受。虚拟和现实本身是对立关系,在这里反而形成了统一。VR 电影的沉浸感就是通过计算机对视觉、动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逼真的实现了电影的物理属性的创新。VR 技术的出现使得真实性这一概念在电影中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即客观影像的真实再现和真实的影像体验。VR 电影的真实感正是这两种客观和主观的真实性的结合体。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这些技术力量都在致力于使人们在使用VR 设备时能够得到更好的沉浸性和交互性体验,制作者企图通过计算机生成一个逼真到足以“迷惑”人类感官的虚幻世界,让使用者可以利用眼、耳、鼻、舌、身去全方位地感知并沉浸于其中,这种融入是虚拟现实设备研发追求的理想目标,在实现了全面自然的浸入后,开发者将会致力于交互性研究,如何让使用者在虚拟环境内对物体实现可操控并得到自然反馈,加强对动作的捕捉、眼球追踪、方向追踪、语音交互、传感、场地真实情况、触摸的反馈将是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的未来,也是VR 影视发展的方向。2 VR技术对电影的影响VR 拍摄设备的繁荣推动了初级VR 影片的发展,但是这些影片剧情仍显单薄,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VR 设备的生产和普及速度。如果没有大量质量上乘的内容作支撑,消费者必将失去购买硬件及付费点播的意愿,VR 产业的泡沫将会很快破灭,创作生产与VR 设备相匹配的电影作品成为当务?探索新电影叙事语言传统电影完整的故事结构、引人入胜的情节、张弛有度的节奏、丰富饱满的情感表现在VR 电影中同样适用。由于VR 新技术的出现改变了VR电影的叙事语言,呈现新特征:首先,VR 电影不仅要讲故事,还要呈现360°全景场景,因此VR 电影的运动摄影和场景渲染都要更加复杂,每一个镜头向观众传递的信息量也是传统电影镜头的几倍。电影创作者在结构故事内容的同时还要设计观众自主探索的场景元素,在创作上加大了难度;其次,由于VR 电影制作技术及成本上的限制,近年VR电影在长度上依旧没有新的突破,多为时长在10分钟以内的短片为主,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叙事要求和情节设置对于创作者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电影叙事和结构处理上,VR 电影是通过观众的视角层层推进,编辑应具有多角度、多层次、多线条的编创能力[3]。观众将掌握影片故事走向的主动权,就像Netfli 和迪斯尼梦工厂推出的动画片《穿靴子的猫》,在观影过程中导演为观众设计了十几个关键剧情点,到每个节点时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剧情会依据观众的选择而发展下去,不同的选择最终导向不同的结局,观众可以自己决定电影的结局,不同的人看同一部影片将会得到不同的结局。Sony 公司开发的VR 电影游戏《直到黎明》,它的剧本长达一千余页,结局亦有一百多种,所以编剧和导演除了要考虑每个动作和细节还要根据不同人的不同爱好编写多种故事情节从而获得不同的剧情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打动观众并为之买单。这是传统影视剧中所体验不到的感官刺激。另外,VR 电影可以由观众参与并决定叙述节奏和结局,多线性、互动性、多种结局的讲述方式也突破了传统电影中的线性叙事和固定结局的限制[4]。VR 电影既可以让观众选择剧情的发展方向,也可以决定在某个场景和情境中停留多长时间,这种对关键点的选择不同最终也会导致结局大相径庭,所以未来VR 电影在视听语言方面必然会发生革命性的颠覆,崭新的视听语言和表达手段将随着VR 技术的发展而完善 颠覆了电影创作工种VR 电影就是用VR 的技术表现电影的艺术,因此和传统电影一样,讲故事并且是讲一个完整的精彩的故事才是关键。VR 电影创作在整体流程上与传统电影区别不大,但是在具体的电影创作的工种上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爱奇艺投拍的《都是怪谈》就是一部较早尝试网络VR 电影的先例,它的点击率虽然较高可是观众评分并不高,从导演到编剧、摄像、灯光、后期等主创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惑。首先,在前期剧本构思上,由于VR 电影不仅要叙事更重要的是给观众沉浸式、交互式的视觉体验,因此在剧本上要弱化台词,强化场景的体验。强调的是通过场景的衔接带来的镜头视觉感受上震撼效果而不是传统电影中依靠人物关系推动情节的发展。其次,在美术和灯光工种中,由于VR电影注重场景的变换和衔接,对美术的要求较高,美术要考虑是360°的场景搭建。同样灯光师要考虑如何设置灯光才可以不穿帮。第三,对于演员来说,VR 电影拍摄中演员往往在独立的空间一个人表演,并且为了控制情绪和沉浸效果,演员表演还要有层次和节奏。由于VR 电影拍摄经常要一镜到底,不能后期剪切,这对演员的表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但是由于表演需要一镜到底,摄像师就变成了机器操控员。最后在后期方面,比传统电影的工作量要多很多,不仅要修补穿帮镜头还要进行镜头缝合,这也是VR 电影衍生出的新工种,被公认为是VR 电影制作中的技术难题 影响电影创作成本除此上述在拍摄制作中产生的影响之外,硬件拍摄设备也是摆在制作公司面前的一个难题。虽然GoPro 与Google 的Jump VR 联合制作的VR相机Odyssey,使用了16 台GoPro 相机,售价却高达1.5 万美元;诺基亚推出的OZO 可以捕捉360°环绕视频和360°立体声,但是定价却达到了令人咂舌的6 万美元,这些设备只能面向好莱坞等专业媒体机构。很多小型制作公司仍然在用遥控控制多台摄影机同时开关机来进行拍摄,一旦某台机器出现问题,都会带来巨大的麻烦。摄影机的增加虽然可以解决视差问题,但是极大增加数据储存空间和传输速度的难度,在后期制作方面也困难重重,VR 制作设备,就要求电脑有很高的硬件配置,后期视频编辑也需要购买专业的内容编辑软件,一个编辑软件只能供一台主机使用,一般后期使用很多台编辑机,因此软件购买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例如号称国内第一部VR 电影的《活到最后》,虽然时长只有短短十二分钟,但是耗资却高达上百万。另一方面,VR 头显设备比较大、佩戴起来十分沉重也是限制其发展的一个因素。如何便捷的使用VR 头显设备,比如戴着头显设备如何吃东西、换衣服、睡觉,如何最终实现人机交互、如何降低头盔制作成本普及到民众等技术问题都是摆在眼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与电影的跨媒介融合VR 技术为电影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空间,技术上视差所致的拼缝问题、艺术上的空间叙事问题,使得虚拟现实技术所创造的世界和现实世界还是存在缝隙。这种缝隙带给观众两种不同的感知体验:一方面是VR 技术带来的真实体验和移情作用带来的逼真感。与坐在电影院观影、站立在美术馆里观赏艺术作品里不同,VR 电影似乎将人的身体纳入了艺术欣赏的本身。2019 年奥斯卡特别成就奖VR 电影《肉与沙》中,观众通过背上大背包、光脚走在房间中的沙地上来体验难民跨越边境艰难迁徙的艰辛,动态的观影体验,使观众的身体成为VR 电影艺术表现的一部分,让观众主动参与到电影创作中,成为了影片和观众的桥梁。另一方面是虚拟现实与真实世界之间的缝隙所带来的的离间感。由于VR 技术和拍摄成本的限制,VR 技术与电影完美融合将给电影创作者带来很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新的艺术表现手法、新的设备使用以及无缝拼接的画面等等。传统电影的消费者早已习惯了在影院式的公共空间用静止的、被动的视角观看电影,VR 电影这种私密化、非共享性的动态、主动的视角的改变还需要观众慢慢适应。观众戴上输出设备的一瞬间,它就成为两种空间的介质,离间感随之出现,调和观众的身体。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根据故事情节、镜头转换移动身体来欣赏作品,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剧情引导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情节。如讲述雅兹迪女战士的VR纪录片《太阳女兵》中,观众更能真实地感受战争场景,既可以近距离观看女战士在训练场的训练还可以穿梭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和城市街道中。观众可以根据兴趣关注点调动自己感受空间的能力及多次不同视角下的体验,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感受。传统电影即使采用多条叙事线交叉叙事,实际上也是同一时间上的单线叙事。可以看到真实感和离间感在VR 电影中已经相互渗透,观众对身体的控制影响到VR 电影对技术和艺术的表现,成为桥梁。这两种感受造就了VR 技术和电影形成了一个新的跨媒介交汇空间,创造了观众对虚拟和真实的新需求。这也是很多VR 电影的研究者正在试图讨论的新议题,即创作者、观众、影片三者之间的互动性构成了怎样的新的艺术体验空间 推动了电影产业发展随着VR 技术和设备的日趋完善,VR 电影已成为电影产业中一颗璀璨的新星。全球影像技术供应商、设备商、制作公司仍然没有停止将VR 技术与影视结合的探索步伐,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如电影《头号玩家》中所再现的一样,VR 完全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去,人们的工作生活与VR 紧密相连,我们甚至无法区分现实与虚拟世界。在技术开发和内容创作领域,VR 电影在我国电影产业生态圈里宛如一个初生婴儿。如何保护和促进VR 电影健康发展,完善和壮大我国电影产业,也是业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北京电影协会集结各方力量成立了“北京电影协会VR 专业委员会”,主要把VR 影视投资、制作、发行放映、衍生品制作等资源整合起来;华为、长虹、小米等企业成立了“中国虚拟现实产业联盟”,致力于VR 硬件开发;而新成立的“中国VR 电影创作联盟”则致力于VR 影视频的内容创作、技术平台建设、作品推广与营销、整合行业资源搭建国际平台[6];国务院在《升级信息消费释放内需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中也强调推动虚拟现实等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7]。一系列VR 行业组织的建立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对我国形成一个专业的、具有生命力的VR 电影产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另外,由于VR 电影在技术操作和叙事语言上都与传统电影不同,因此培养专业的VR 电影创作人才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目前,北京VR 电影专业委员正通过北京电影学院、河北美院等10 余所院校建设VR 影视人才培养计划的方案,全新的VR 影视人才的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设计、教材编著都在进行中,力争尽快培养我国第一批在编剧、摄影、造型、灯光、后期制作、渲染等多方面具有突出技能的VR 人才,未来这些专业人才必将为我国VR 影视行业注入强劲的发展动力。3 结语在VR 技术和电影的跨媒介融合进程中,电影也在进行多维度的发展。虽然VR 技术的发展影响了电影的发展形态,但是并不意味着取代。VR电影未来的发展倾向应是电影艺术的一种表现方式,它将借助其新的媒介特征、技术优势、发挥自身特点,进而为传统电影注入新鲜血液。正如谷歌为他新的VR 设备取的名字——Daydream(译为“白日梦”)一样,电影就是人类有意识创造的白日梦,影视频公司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梦用以满足现实生活中人们无法满足的欲望,随着人们对梦境真实性的追求,当下日益红火的虚拟现实技术进一步缩小了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这也促进了人们对更真实的VR 视频的期待。未来的VR视频将是具有触觉感知、运动感知、嗅觉感知、听觉感知等多种感知的浸入式观看体验,最终观众在观看VR 视频时肢体的运动可以与视频场景形成人景互动,并使观众参与到剧情的交互发展中去。与当下视听技术中强调的特效、爆炸等感官刺激相比,未来VR 视频最大的卖点将是具有代入性和可玩性,观众甚至可以参与自创视频版本进而拥有属于自己的虚拟梦想。总之,VR 电影除了是一场影视技术上的进步,还将是对传统电影的观影方式、视听语言、创作工种、影视美学的一次全面革新,更将是对电影产业发展的一次重大推动。VR 电影在拥有了更多高科技翅膀后将给人们带来更多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崭新体验,未来VR 视频将实现像《头号玩家》中在再现的场景一样,人们可以与VR 电影、游戏中的角色真正互动起来,人们将感受到角色真的是与他们同在的!参考文献:[1]徐睿.虚拟现实技术在艺术类实验教学中的运用[J]. 设计教育,2017(6):118-119.[2]郑磊.广播电视领域VR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J].电视工程,2018(03):28-30.[3]冯锐.殷鹏. VR 影视作品中镜头语言及叙事逻辑的变革与创新[J].电影文学,2017(17):4-7.[4]冯锐.殷鹏.VR 电影的叙事方式与叙事逻辑创新[J].当代电影,2019(2):153-156.[5]靳宇,刘旭,雷振宇.VR 全景视频摄制工艺流程研究建设与应用[J].现代电影技术,2019(02):13-19.[6]VRKing.思考:VR 是电影产业的一场颠覆性革命但困难重重[EB/OL].http://hy..com/news/[7]于秀娟.VR(虚拟现实)电影生产瓶颈及管理政策研究[J].当代电影,2016(8):4-9.

文章来源:《电影艺术》 网址: http://www.dyyszzs.cn/qikandaodu/2021/0126/490.html



上一篇:数字化的电影美术形态
下一篇:现实困境下女性个体的抗争 ——解读李沧东电

电影艺术投稿 | 电影艺术编辑部| 电影艺术版面费 | 电影艺术论文发表 | 电影艺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电影艺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