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背景下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的思考(2)

来源:电影艺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二)对原著进行创意性解读 在文化环境与思维方式更加宽松的条件之下,人们能够通过自己对名著的独特见解进行创意性解读,往往收获令人惊喜的效

(二)对原著进行创意性解读

在文化环境与思维方式更加宽松的条件之下,人们能够通过自己对名著的独特见解进行创意性解读,往往收获令人惊喜的效果。我国早期文学经典改编电影过程中,名著改编往往更倾向于贴合原著;如央视改编的四大名著,改编自鲁迅《祝福》的《祥林嫂》等,在内容与情感等方面都尽量做到贴合原著与符合主流价值观,稳健有余而创新不足。而由香港导演方面兴起的创意性解读则为名著改编带来更多可能;如周星驰导演取材于《西游记》的“大话西游”系列,孙悟空脱离了人们传统印象中的所谓“反抗者”“拯救者”等标签,而被创作者赋予了崭新的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更像“人”的形象,更加贴合年轻一代的思想,也给文学改编电影带来了新的可能。王家卫导演取材于金庸经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的电影《东邪西毒》甚至完全脱离了原本的故事框架,只是借用了其中的人物,并赋予了人物全新的性格特征与人生经历。通过对原著进行创意性解读,导演如同在经典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艺术性的再创造,这种打破传统思维的电影改编方式也逐渐推广,对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譬如颇受欢迎的网络小说《悟空传》,也以创意化解读的方式带领读者挖掘吴承恩《西游记》的内在含义,同时也在时代背景下表达了作者自己的观点。

(三)文学改编电影出现随意状态

对于文学经典作品的改编固然不能一成不变、过于死板,但是对于文学经典的敬畏之心更应值得重视。在娱乐化背景的引导之下,为了迎合大众的娱乐需求,互联网上对经典作品的随意解读屡见不鲜。同时,近年来电影市场的空前繁荣与网络小说改编影视作品的火热也让从业者的艺术追求逐渐放松,他们更倾向于追求市场利润,而这对经典传承极为不利。事实上,我国网络小说改编的初始阶段发展良好,由网络小说《北京故事》改编的电影《蓝宇》内容深刻、笔触细腻,在关锦鹏导演的精心打磨下深受观众好评。这样看来,网络小说原本应该成为影视作品更广泛的取材地,但是由于近年来的资本泛化影响,影视利润追求逐渐明显,影视作品往往以更加博人眼球为追求,并不对作品中的精神内涵进行深入探索,而网络小说为快速吸引读者,其中桥段设置往往倾向于极端化,相比逻辑紧密、深思熟虑的名著更能吸引大众,因此逐渐成为改编高地。网络电影的出现也使得文学改编电影更加随意,2017年的网剧《大话西游之爱你一万年》虽然取材于《西游记》,也声称是“大话西游”系列,但却完全沦为网络段子的聚集地,与原著精神内核南辕北辙,如此改编名著,实在令人痛心。

三、我国文学改编电影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正视文学经典改编电影的价值所在

文学经典改编电影不是将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市场化以获取经济利益的手段,而是将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电影艺术的加工与再创造形成另一个艺术品的过程。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文学经典作品资源,这些优秀作品在合理改编下本应在电影市场上发挥更大的文化价值,但这需要影视工作者在改编的过程中充分正视——在文学经典改编过程中,不仅要追求原著精神的体现,更要充分结合时代特征进行深入思考,在原著基础上创造出更符合现代人群审美,却不迎合、不媚俗的作品才是文学改编电影正确的发展方向。在这一方面西方文学改编电影值得我们借鉴,在莎士比亚经典作品的改编中,编剧往往会将时代背景与当下社会进行适当融合,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取得更多代入感,增强与电影的共鸣。[4]

(二)在市场化洪流中坚持价值追求

伴随着技术手段与电影市场的繁荣发展,电影市场迎来了更多的经典文学电影改编;但是,国产电影市场上的文学经典名著改编却减少了。近代名家的经典作品大改编时代似乎已经过去,莫言、李碧华、王朔等大家之作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迎合市场的网络小说改编,《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的时代已经过去,《何以笙箫默》的时代到来。近年来,网络小说改编作品逐渐充斥于电影市场,快餐化的内容与流水线上的加工,在短时间内的确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利润,但如果在利益追逐中丧失了电影作为一门艺术最原始的价值追求,那么对于当下的国产电影市场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网络小说存在即合理,但鉴于其快餐作品性质,观众若想在观影过程中获得更加深刻的价值体验,文学经典改编电影才是首选。[5]此外,在资本化的电影市场中,人们对票房的追求本无可厚非,但是,创制者在进行经典改编的过程中为了迎合市场的喜好而强行扭曲经典作品原有的价值追求,忽视一部大众化电影对人群带来的价值引领效果,这对于我国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6]如2010版电视剧《红楼梦》中,创制者对封建时代下的精神背景等避而不言,反而对其中的奢华生活、王熙凤与贾瑞的风流韵事等多加描画,可谓买椟还珠,对还未对《红楼梦》形成完整认识的青少年群体带来了错误引导。

文章来源:《电影艺术》 网址: http://www.dyyszzs.cn/qikandaodu/2020/1103/345.html



上一篇:张爱玲小说中电影时空转换技巧的运用
下一篇:莉莉·詹姆斯是公主也是摇滚女王

电影艺术投稿 | 电影艺术编辑部| 电影艺术版面费 | 电影艺术论文发表 | 电影艺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电影艺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