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数字经济时代的正义实现之思从电影失控陪审团(2)

来源:电影艺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正义是一种高度抽象价值取向,体现人们对社会生活中是非、善恶的肯定判断。正义的内容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正如美国法理学家博登海默在其经典著作

正义是一种高度抽象价值取向,体现人们对社会生活中是非、善恶的肯定判断。正义的内容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正如美国法理学家博登海默在其经典著作《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中所言:“正义有着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变幻无常。随时可呈不同形状并具有极不相同的面貌。”概括而言,正义意味着合法权利受到保护,每个人被同等对待,合理的规则得到公正执行等,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是正义的应有之义。数字经济时代,司法正义的实现需要借助艺术、文学、法学和哲学等学科的智慧和力量。

数据技术对司法正义的实现的影响,通过研究区块链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可见一斑。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网络技术,是一种融合多种现有技术的分布式计算和存储范式,较传统互联网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公开透明、匿名性等突出优势,在司法领域的应用越来越丰富多元,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区块链存证。

“区块链技术的证据化应用,改变了传统证据法的证据结构。”民商事领域,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根据该规定第十一条,当事人提交的通过区块链证据搜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术手段存证获取电子数据,能够证明其真实性的,互联网法院应当确认;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根据该规定第十四条关于电子数据的规定,以及第九十四条关于判断电子数据的真实性的相关规定,综合分析不难得出,区块链技术证据符合真实性、合法性要求。刑事领域,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经过查证属实的电子数据可以作为定案依据,故区块链数据在满足证据相关条件时也能作为刑事数据。

从国内司法实践来看,区块链存证已在刑事和民事领域逐渐开始运用。民商事案件方面,2018年,杭州互联网法院在杭州华泰一媒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诉深圳市道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著作权纠纷案中,确认了原告区块链存证数据证据效力,作为认定侵权事实的依据,这被誉为全国首例“区块链存证案”,此后区块链在民商事审判中的应用广泛起来。刑事案件方面,2019年,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法院在一起诈骗罪审理中首次运用区块链技术存证,奠定了区块链数据作为刑事数据的基础。

由此观之,数据技术深刻影响了我国的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对提升司法公信力和效率、实现法律正义的价值追求具有积极影响。

三、数字经济时代司法正义的实现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技术对人格的精准分析可能对社会正义实现产生消极影响。数据企业或个人通过对消费、出行、信用、医疗、上网等数据的高度聚合和深入挖掘,可以对目标对象的行为实现准确预测,这在网购和平台广告推销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失控陪审团》中蓝金·费奇运用科技手段影响陪审团意志,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运用数据技术分析法官、审判员以及律师等影响司法结果的主体也可能会阻碍司法正义实现,因而必须明确司法大数据应用的边界。

(一)限制数据技术在法律领域应用的立法例

法国立法例率先限制数据技术触角向司法领域过度伸展。2019年3月23日,法国颁布了第2019-222号关于“2018-2022规划及司法改革”的法律,根据其第33条规定,“法官和书记官的个人数据不能被用于评估、分析、比较或预测他们的实际做出或将要做出的专业行为”,违反此禁令者可能被判入狱5年。

尽管法律界和科技界对此立法褒贬不一,但从立法功能上看,该禁止性规范有利于法官自由心证、避免诉讼投机和保障司法正义。

(二)我国司法数据应用的边界初探

司法数据公开有利于对司法行为进行监督,促进公平正义。我国《宪法》第一百三十条规定了公开审判的基本原则,根据该原则,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民事、刑事和行政裁判文书均应向社会公开,这极大提升了司法的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效率,促进司法正义以公民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从辩证的角度看,司法数据也有被滥用的可能,故而数字经济时代实现正义必须强化对法官、审判员、书记员和律师等群体的个人数据保护,明确技术应用边界以保障正义实现。

一方面,从个人信息权、隐私权的角度加大对司法群体的个人数据保护,进而实现司法公正。司法审判体现了高度的技艺理性,审判活动的独立不受干扰是正义实现的前提。司法人员也是有限理性主体,如果他们的个人信息和审判数据被聚合挖掘,将成为悬在司法正义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民法总则》对自然人隐私权利和个人信息权利保护进行了规定,为防止法官个人数据被滥用提供制度基础。

文章来源:《电影艺术》 网址: http://www.dyyszzs.cn/qikandaodu/2021/0223/531.html



上一篇:浅析放牛班的春天影视艺术特点
下一篇:现实困境下女性个体的抗争解读李沧东电影中的

电影艺术投稿 | 电影艺术编辑部| 电影艺术版面费 | 电影艺术论文发表 | 电影艺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电影艺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