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求排片!求票房!艺术电影们怎么了?|线上圆

来源:电影艺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2-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905电影网专稿 《气·球》,上映后平均排片占比1%,总票房668万,豆瓣7.8分。《小伟》,上映11天,平均排片占比0.1%,票房116万,豆瓣7.8分。《吉祥如意》,上映4天,平均排片占比5%,

1905电影网专稿 《气·球》,上映后平均排片占比1%,总票房668万,豆瓣7.8分。《小伟》,上映11天,平均排片占比0.1%,票房116万,豆瓣7.8分。《吉祥如意》,上映4天,平均排片占比5%,票房800万,豆瓣8.1分。

高口碑、影展宠儿、影迷热捧,近期陆续在院线上映的文艺片或艺术片,在票房表现方面无法收获与影片评价同比正向的结果,有些导演也急了。

《气球》导演万玛才旦曾发朋友圈强烈呼吁增加排片,《小伟》导演黄梓近期也发布长文称,把电影搬上大银幕的这场考试结果比预想来得糟糕,并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向网友赠送100张电影票。

“哪怕更多一位观众,对我而言都是有意义的”,黄梓的这番话想必也是每一个艺术片导演或缺乏商业资源支持的新导演新作上映院线时的真实心声。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提出疑议,百老汇电影艺术中心策划杨洋就在网上发文表示:“作者电影为什么要求排片和票房呢?做的时候难道不是只为了满足自己,哪里有考虑过如何与大众沟通满足大众的需求了呢?因此,凭什么要求大众和院线买账呢?既然是艺术品,就是奢侈品,能有一个藏家欣赏你就足够了,况且还不止一个。”

“能看懂艺术毕竟是小众,艺术电影真的不能把观众人数看太重”,“对于这类个人表达的作品就不应该有票房指标,一旦对票房有要求,就好好用商业片的标准去创作”,在导演呼吁排片、抱怨票房成绩差的同时,也不乏有观众表达这样的观点。 艺术电影发行正在面临什么处境?艺术电影登陆院线一定要追求排片,赢得票房吗?艺术电影如何抵达更多观众?对此,我们邀请《气球》执行制片人王磊,《小伟》联合制片人、国际发行合作人赵晋,资深电影宣发从业者小水,围绕国内艺术电影的相关问题展开一次线上讨论。

1905电影网:你们怎么看待这些艺术片排片少的原因,以及导演发文求排片、求关注的现象?

王磊:其实导演挺无奈的。在正常的发行系统里,很少有导演出来说你要帮我排片,因为导演的主要任务就是创作,他创作完成了,应该是出品方、发行方来做这个事,那就说明我们的发行系统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气球》和《小伟》在内容上,观众接受起来其实并不难,它的理解度也都是比较平易近人的。我们总是会用猫眼、灯塔数据去衡量票房好不好,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不需要把艺术片跟商业片一起去做发行比较,我从来没有觉得艺术片或文艺片遇冷了。

贾樟柯、王小帅导演他们此前的片子卖到5000-7000多万,怕也是到顶了,《白日焰火》1个亿吧,《南方车站的聚会》也是一个相对类型化的文艺片,卖了2亿,他们已经极尽竭尽全力地调动各种资源配合发行,但是你看,天花板是在那里的。如果按30、40块钱一张票,把1个亿折合成观众,也就大概200、300万的观影人数,所以艺术片的受众整体上是不多的,整体基数是有限的。

那么导演呼吁排片有什么用呢?在我看来,只是多了一支物料吧,它并没有本质地改变什么,呼吁也改变不了什么。

我是跟着《气球》走了发行的,我们已经穷尽所有的可能性了。问题是什么?市场上,商业片都没有很好的把大盘拉起来,艺术片的排片和观众的分流也会变小。所以不能单一只看艺术片,要综合考量整体市场。

电影市场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商业片只是把市场中应该有的观看需求的存量进行部分释放,但是我们观看的刚性需求还没被完全释放出来,所以从培养观众的角度来看,商业片更需要培养观众,尤其是在存量观众之外,培养更多的新观众。

我们国家还有不少人,一年一场院线电影都没有看呢。只有商业片的市场更好了,商业片的观众培养得足够好,我们的艺术片的生存空间也会跟着扩大,因为天花板提高了。



上一篇:「艺术中国 双年展」—— 何进绘画作品鉴赏
下一篇:用笑的艺术征服电影观众,究竟有多难